内蒙古教育学

首页 > 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育学

2020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备考:德育

华图教育 | 2020-04-16 08:40

收藏

文章页

信息汇总 |  教师资格备考交流群 |  辅导课程 |  官方微信(nmghuatu)

2020内蒙古教师招聘备考:德育

  考点1、德育过程的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二)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考点2、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教育者要尊重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需要特别的温暖和关怀,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切忌粗暴训斥、讽刺挖苦、甚至体罚。(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和教育。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合理、明确、适度、有序且有恒的要求,并坚持不懈地贯彻到底。

  (四)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3)德育要有计划和系统。

  (五)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3)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内心精神世界,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收到良好效果。

  (六)长善救失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应遵循以下要求:(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七)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2)要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力量影响和转变集体。

  (八)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九)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考点3、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

  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考点4、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二)榜样示范法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三)锻炼法(指导实践法)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四)情感陶冶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五)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品德评价法)

  (六)品德修养指导法

  考点5、德育途径

  (一)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二)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外活动

  (四)少先队活动与集会活动

  (五)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考点6、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和价值澄清模式等。

内蒙古教师资格招聘考试资料包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