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内蒙古教师资格证备考试题(五十四)
【相关阅读】
1.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A.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B.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
D.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
2.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3.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4.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认知风格 D.顿悟
5.某学生做事很有耐心,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但在理解问题时常比别人慢些,由此判断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A【解析】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过程,所以不能操之过急。这体现的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规律。故本题选A。
2.B【解析】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故本题选B。
3.B【解析】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故本题选B。
4.B【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故本题选B。
5.C【解析】粘液质的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思考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耐受性高,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死板、按部就班。故本题选C。
——相关阅读——
内蒙古教师资格辅导课程 | 图书教材 | 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