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内蒙古教师资格证备考试题(三十六)
【相关阅读】
6.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评定学生 B.组建班集体C.教育个别学生 D.了解学生
7.上自习课时,老师不在教室,很多学生都在“乱吵乱闹”,就连平时比较遵守纪律的好学生也不例外。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解释为( )。
A.模仿 B.服从C.从众 D.认同
8.张老师在某一段时期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具体表现为: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这属于( )。特点。
A.情感衰竭 B.去个性化C.个人成就感低 D.抑郁
9.王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制定并清楚讲明规则,忽视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并对遵守课堂纪律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王老师的这种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管理取向?( )
A.建构取向 B.行为取向C.效能取向 D.人本取向
10.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具有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心胸开阔,兼容并包等都属于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良好的( )。
6.D【解析】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故本题选D。
7.C【解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经历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等特点,从题干的描述中,此时学生的态度与品德处于这一阶段。依从又分为从众和服从。从众是指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而B项服从是指个体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迫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题干中没有出现“被迫”的现象,排除。故本题选C。
8.A【解析】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更严重的紧张状态,表现为三大特点: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其中,情感衰竭指个体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去个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个人成就感降低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和与价值的倾向降低。根据题干描述,故本题选A。
9.B【解析】行为取向认为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适宜行为,并根除不良行为。教师效能取向的课堂管理模式关注的是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提高。人本取向的观点是指在课堂管理中,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百依百顺,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主动精神,向学生提供最好的机会去发掘归属感、成就感和积极的自我认同,以此来维持一种积极的课堂环境。根据题干描述,通过强化或消退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符合行为取向,故本题选B。
10.C【解析】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因此该题反映的是人格特征,故本题选C。
——相关阅读——
内蒙古教师资格辅导课程 | 图书教材 | 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