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填空之技巧大揭秘(2)
行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语句表达模块的语句填空,小伙伴们已经通过我们之前的技巧分享了解了根据挖空的位置去判断需要填入什么内容,今天我们继续来深化一下这部分内容,上次我们了解了通过外在的形式可以找到文段之间的联系,今天我们来看看从内在的内容方面我们还可以找到什么信息。提到内容我们绕不开的第一点一定是①话题一致,一个文段里讨论的内容哪怕有转折也会围绕一个话题主旨去谈论。②逻辑关系,看文段中潜在的逻辑,例如看语义是否在层层加重(例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③是行文脉络。
我们通过下边这道题目来看一下。
【例】农业危机根本上也是资源危机,关键是土地资源。我们总希望自己的住房大一点,然而,土地是有存量没有增量的要素,人类的需求却是没有止境的。所以,更多的农业用地被工业侵占,更多的农村土地被城市侵占,农业危机的根源就在这里。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入所谓后现代社会了,已经没有改弦更张的可能了。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我们应该把为数不多的土地做成高附加值的东西
B.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过度消耗资源的产业体系
C.我们要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
D.这就提醒我们: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在产业升级中要保护好农田
【华图解析】D
【解析】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文段首先引出农业危机这一话题,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农业用地被工业侵占,农村土地被城市侵占,从而导致农业危机。接着表明发达国家已经无力改变结果了,故横线处填入的内容要表达的是,我们还有机会可以改变,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避免农业危机的扩大。第二步,对比选项。整个文段都是围绕“农业危机”来论述,即农村土地被侵占。所以横线处所填内容应延续这一话题,且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D项符合语境,且能够衔接前文话题。A项“高附加值”并不能解决“土地被侵占”的问题,与文段话题不一致。B项和C项均缺少话题词“土地”,话题不衔接。因此,选择D选项。
通过这两次的分享我们深入了解了语句填空的内在逻辑,那么关于语句填空的文段的关联分享告一段落了,小伙伴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