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申论

首页 > 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2019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写作技巧:从文章立意的要求说开去

内蒙古华图 | 2019-04-23 11:46

收藏

文章页

信息汇总 |  事业单位备考交流 |  辅导课程 |  官方微信

  2019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写作技巧:从文章立意的要求说开去

  在申论文章写作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看到关于文章立意的诸多要求,比如“明确、正确、深刻”等要求。很多同学往往忽视掉这些看似平常的要求,导致在找取立意的时候,用了一样的方法,却没有找出出题人最核心想表达的观点,进而与高分失之交臂。接下来,我们逐一来分析一下这些要求的深刻内涵。

  一、立意明确

  无论写什么文体,写文章总要有个目的,或是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或是说明一个主张道理,我们把这个“目的”叫做文章的中心主旨,即立意。比如朱自清在散文《春》中,开篇便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点明了“春天即将来临”的主题,接下来,他又分别从“小草、桃树、杏树、梨树、春风、春雨、风筝、披蓑戴笠的插秧农民”等多个角度描写春天来临的一派生机盎然,最后,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进行收尾,进一步回扣了春的主题。不难发现,虽然这是一篇散文,但是形散神聚,文章的立意非常明确,那就是作者期盼春天,热爱春天,这个感情主线甚至从文章的题目中就能看到。因此,没有中心主旨的文章,是一盘散沙,毫无意义。对于申论议论文来说,立意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我们要在短时间内,让阅卷老师能马上看到我们文章的中心主旨,以便他能迅速判定文章的分数类别。所以,文章立意必须明确,通常情况下,文章的观点应该体现在题目、首段的尾句、分论点段的首句以及尾段的位置处。

  二、立意正确

  立意有了明确的位置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文章的主旨与命题人的意图保持高度一致。申论的作答原则早就告诉我们“材料为王”,对于写作来说,不偏离出题者命题的主要角度,中心主旨才是最优的、最容易获得高分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有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是对于一个既定的主题,他可以从文章中找出N多个不同的角度,而且每个角度似乎都有道理,于是他就一厢情愿的按照他认为的“角度”写下去,结果获得的分数并不理想。实际上,一个主题能够包含的角度有很多,而且每个角度都可能正确,但是这些角度一定会有差别:或过于宏观不易把握;或过于微观,难以展开;或过于浅显,浮于表面;或过于艰深,难以说透;或缺乏材料,流与空泛。不一定能写好。比如以“水滴石穿”为主题,其实,考生可以从以下多个角度立意:从“水”的角度,可以论以柔克刚;从“滴”的角度,可以论“小”的重要性;从“石”的角度,可以联想困难终可战胜;从“穿”的角度,可以论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这些都是从主题本身出发延伸出的角度,但是最切合出题人意图的显然是“持之以恒”,这也符合“水滴石穿”的核心主旨。而我们通过“题干点睛法”和“材料分析法”最终要寻找出来的立意角度,就应该是材料主要在论证的、能够表达作者意图的角度。

  三、立意深刻

  立意是否深刻,与两方面有关:一是对主题的意义挖掘是否达到了比较深的程度。这也是通常情况下,相较于策论文而言,分析类的议论文比较难写,但写好了往往能获得比较高的分数的原因。比如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围绕这句话进行立意,如果单从“登东山而小鲁”来看,得到的主题可以是“站得高望的远”;如果单从“登泰山而小天下”来看,可以得出“格局决定眼界”、“博大心胸”等主题。但是,这些还不是最深刻的,因为这种立意只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没有发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整句话存在着比较的思想,所以,更为深刻的立意应该是“学无止境”、“奋斗不止,生命不息”,这也更贴近孔子说这句话的本意。二是要联系社会实际,寻找能揭示当前社会普遍意义的立意,毕竟,申论具有时效性,历年的主题也是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蓝本,选取其中几个领域有代表性、时效性的话题进行命制。这也就要求广大考生在平时多去了解当下的时政热点,阅读《人民日报》、等杂志期刊,以便对材料的背景有更深层次的把握。比如以“推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文章。我们在材料中可以找到很多角度,比如“提升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大对基本农业的外贸投资”等角度,但统揽全篇材料,不难发现材料着重在“提升农业技术含量”和“减少农业污染”方面着墨最多,而且,结合当下“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来看,农业现代化可以简单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科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所以,提升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理应成为“推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分论点。这样的文章也一定会取得不错的分数。

  当然,在以上要求的基础上,如果在论证的过程中破除定式,让言语规范严谨,不落俗套,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辩证分析,例理结合,不断练习,写出的文章必然可圈可点。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