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内蒙古省考每日练习:定义判断(3月22日)
1.
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开始答题:
货币幻觉是指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符合货币幻觉的是( )。
A.通货膨胀时,即使工资涨了,应聘的人也不见多
B.人民币贬值时,更多的人愿意出国留学
C.很多人抱怨,这两年菜价越来越贵
D.小张、小李在不同的公司做同样的工作,工资却不一样
2.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通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等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削弱对手竞争能力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诋毁商誉行为构成要件的是( )。
A.散布具有故意诋毁性质的言论
B.竞争对手受到了削弱
C.客体是同业竞争者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D.经营者采用了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手段
3.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商品的来源和出口商品的去向,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下列属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是( )。
A.2003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功举行了-场反恐演习
B.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束,中国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六
C.海关统计, 2004年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D.中国与欧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经多次谈判后最终得到协商解决
4.
固体废物污染,是指因对固体废物的处置不当而使其进入环境,从而导致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生态系统、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下列不属于固体废物污染的有( )。
A.甲工厂非法排污水入汉江
B.乙诊所没有按规定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而是随意丢于路边,被几个三岁小孩拾起,不慎划破手指感染
C.铁路两边的白色一次性餐盒
D.某高校物理实验室用过的铀,未埋好,被一拾破烂者发现,该人三星期后身亡
5.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主要的货币政策措施有: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推行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选择性信用管制;直接信用管制。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货币政策的选项共( )。
①调整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②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
③调整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④发行票据回笼货币
⑤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 由题干定义可知,“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C项,是只看到“菜价”的涨幅,并未考虑封其实际价值。A项,通货膨胀时,工资涨了,应聘的人并不为高工资而盲目,是因为看到了工资的实际价值。B项,人民币贬值,如果只看货币价值,美元相对人民币而言,应该是“贵”了,出国的人会减少,而出国的人不见减少,可见与货币价值无关;D项,并未有对不同工资的不同反应。故本题选C。
2.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定义的关键词有“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等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削弱对手竞争能力>”。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B项与“削弱对手竞争能力”相符,C项与“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相符,D项与“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等不正当手段”相符。A项只是散布虚假事实等不正当手段中的一项,而不能替代“经营者通过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等不正当手段”这一构成要件,不属于诋毁商誉行为构成要件。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通过“进出口商品的去向”来反映国家或地区间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中“反恐演习”不是“进出口商品”,A错误。从“经济总量大”不能得知“商品去向”也不能体现“经济贸易联系程度”,B错误。C中反映了欧盟和中国之间有进出口商品,且欧盟与中国的经济贸易联系紧密,C正确。D中“中美贸易摩擦得到解决”体现了商品去向,但不能直接体现“经济贸易联系程度”,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为“固体废物”。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污水”是液体废物,不符合关键词。B中的“一次性注射器”、C中的“一次性餐盒”、D中的“铀”均属于固体废物污染。故正确答案为A。
D选项中“用过的铀”说明是固体的废弃物,“未埋好”即处理不当使其进入环境,拾破烂者死亡说明其危害了人体健康,符合题目中定义关键字。
5.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定义中的关键词为几种提到的货币政策措施。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①属于改变存款准备金率;③是直接信用管制;④属于控制货币发行,均符合定义。②⑤均为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无关,不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