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笔试+面试。今日,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网为各位考生介绍2021教师资格证面试之浓缩的10分钟如何分配的内容。如需了解更多2021教师资格证面试之浓缩的10分钟如何分配的相关资讯,可多多关注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nmg.huatu.com/jszg/)。
~为您推荐~
在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考试中,《望天门山》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赴江东途中,舟行至天门山时看到的天门山的壮阔情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向往。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成为一篇千古流传的优秀作品。华图教师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的相关情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品味诗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诗人的欣喜与赞美之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天门山图片,看一看图片中都展现了哪些景物及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确:壮观开阔。引导语:这就是位于安徽省的天门山,在一千多年前,诗人李白乘船路过这里,也看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眼睛,乘船驶过长江,看一看他怎么描绘他看到的天门山,体会一下他当时的情感。(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校正字音,学生齐读诗文。(多媒体辅助播放录音)
2.请两到三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师向学生明确诵读要求。
3.教师介绍诗歌相关背景。幻灯片显示内容)
明确:天门山是安徽省芜湖市北郊,有博望山,亦称东梁山。和县城东南30公里的长江西岸,有西梁山。两山夹据,长江西来,至此折向北流,形势险要。南陈《舆地志》云:“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芜湖市北郊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4.自由朗读,之后小组讨论,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每句诗歌表现的内容,理解诗歌大意。
(明确:第一联:天门山水雄奇险峻的气势;第二联:长江浑阔茫远的水势。)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研习第一句:
(1)提问: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主要写的“山”还是“江”?为什么?
(明确:写的是“江”,诗句是写天门山被长江冲破开来,主要想突出的是“江”。)
(2)提问:突出了江水什么特点?
(明确:迅猛,湍急,汹涌。)
2.研习第二句:
(1)提问: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主要写的“山”还是“江”?
(明确:写的是“山”,诗句是写湍急的水因为山的险峻也至此回旋,主要想突出的是“山”。)
(2)提问:突出了山峰什么特点?
(明确:险峻,雄奇。)
(3)提问:这样把“山”与“江”对比着来写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相互映衬,更能突出山的险峻,江的湍急,景色更为雄奇壮丽。)
3.研习第三、四句:
(1)提问:后边两句作者写到了什么景物呢?
(明确:青山,孤帆,太阳。)
(2)提问:作者写“两岸青山相对出”,山是不会动的,为什么会“相对出”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青山不会动,是作者乘的船在动,看到青山渐次出现在眼前,像是一个个出来欢迎作者这样的客人;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3)提问:作者写“孤帆一片日边来”太阳照在水面上是什么样的场景?
(明确:太阳将江水映照得彤红,作者乘船行驶在这样的江面上,壮阔美丽。)
4.体会情感,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想像一下如果是自己身在这样的场景下会有什么样的体会。
(明确: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引导,欣喜、热爱、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
读完此诗,请课下收集整理你最喜欢的李白的诗句,小组讨论,彼此交流。
(五)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师引导补充。
作业:朗读并尝试背诵这首诗歌,并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想象把诗歌的景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作参考,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要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含义。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诵读,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
同时在课堂上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积极表达,让学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以及让学生去讨论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