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资格复所需资料_内蒙古人事考试培训网
2021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时间_内蒙古人事考试培训网是考生最近都很关注的问题,图兔为考生整理了有关2021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公告_内蒙古人事考试培训网的相关内容,更多有关2021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面试公告、面试图书及更多考试信息关注内蒙古华图!
资格复审
1.资格复审工作在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和指导下进行。资格复审时间、地点、具体要求等在报名网站另行公告。
2.进入资格复审范围的报考者,须自行下载打印《资格复审及面试通知书》和《报名登记表》,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和有关要求参加资格复审。
3.参加资格复审时,报考者须持如下材料:
(1)《资格复审及面试通知书》(一式二份);
(2)《报名登记表》(一式二份);
(3)身份证(护照)原件及复印件;
(4)户口簿原件及户口簿首页、户主页和本人页复印件或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户口保留在区外的内蒙古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含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还需提供本人原内蒙古户籍注销页及复印件或原内蒙古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和加盖档案管理专用章的高考报名登记表复印件。
(5)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021年应届毕业生未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须提供加盖学院(系)和教务处(研究生院、处)公章的学历学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籍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非应届毕业生还须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教育部学籍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下载打印,提示:学信网上无法下载打印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请于资格复审前一个月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或颁发学历的高校所在省市教育部门进行学历认证,同时下载打印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二学位报考者须持二学位专业认证报告(二学位专业认证报告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dgdc.edu.cn下载打印)。
招录职位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须提供本人工作(服务)单位的证明(证明中应有工作单位名称、工作起止时间、单位地址、有关负责人姓名和联系电话等)或工作合同原件及复印件。报考者在不同单位工作(服务)的时间可累计计算。招考职位要求具有其他工作经历的,报考者须提供相关工作经历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报考面向“项目人员”招录职位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须提供服务项目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或服务项目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大学生退役士兵”须提供士兵退役证原件及复印件。
报考职位要求的其他有关证件和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参加资格复审。
4.资格复审重点审核报考者所填报的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个人错填民族信息导致加分的;所填报个人信息与所持证件不符以及隐瞒重要信息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以及未经资格复审部门同意且未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资格复审的,取消面试资格,并按照该岗位报考者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
面试热点/历年题
热点背景:
近日,浙江杭州一位姑娘为了教会外婆使用微信,制作了一份“微信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字迹工整,内容详细,图文并茂,网友纷纷点赞。对于很多“互联网原住民”而言,用微信是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事,根本不需要专门学习,但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就是十分复杂脑壳疼。不光是微信,互联网技术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打车、叫外卖、挂号就诊、日常交费办事……几乎每一个新软件、新功能出来,都会对生活产生影响和改变。而对于“数字贫困户”而言,也都会产生一道新的鸿沟。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用微信支付宝的人们,难免会有一步步被时代抛下的“失落感”,一旦生活基本需求都受到影响,更是十分无助和困窘。很多人在这位杭州姑娘的微博下面,半调侃地要求她“出书”,说终于有办法教自家的老人了,可见,需求还真的不小。
当然,也有些学习意愿强烈的老年人,主动自学,拥抱新技术,不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参与到网络娱乐文化之中。之前在B站走红的89岁奶奶江敏慈,就是极好的范例。但是,江奶奶的备受关注,火速走红,也说明了这样的老年人还是少数,更多的老年人群,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应接不暇的新玩意儿,还是会陷入“说不出,学不会,搞不懂”的困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这条深刻的“数字代沟”是不应也不能被忽视的。
模拟试题:
移动支付、线上挂号、网络约车……原本已经让老年群体应付不来的掌上数码生活,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是雪上加霜。面对数码生活洪流,老年人很难置身事外。对此,你怎么看?
试题解析:
一、表态对于此问题我认为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方便的同时,让许多老年人成了“数字贫困户” 。
二、分析意义:
1、数码洪流在疫情期间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机会。
2、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通过健康码了解人们的运动轨迹等。
3、减少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重要的工作。
危害:
1、老年人没有没有智能手机,导致没有健康码,以致于出不去门,上不了公交车。
2、目前数字化发展还没有到充分发达的阶段,还处于传统社会向数字化社会逐渐过渡的时期,一些机构和商家为快速发展,在设计理念和产品功能上一味追新求变,没有兼顾老年用户的习惯。
3、老年人被数字生活“边缘化”也是数字经济的一大损失,老年群体的网络消费潜力还有很大挖掘空间。
4、“老年人长久以来习惯的现金购物、排队挂号、在窗口购票等生活方式,疫情之前尚能维持,疫情出现后服务业窗口作用削弱,为减少接触改为线上服务,点餐、挂号、政务……不少老年人跟不上社会变迁的节奏,在数字化生活中被‘代沟式’淘汰。
三、提出对策1、培养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习惯,争取让老年人更好的适应养老,数字化、智能化。
2、手机软件在专注于青年和中年群体的同时,在产品设计上应考虑老年用户。
3、在数字技术尚不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事,要保留一定比例的传统渠道,如在医院设置老年人专用挂号窗口等。
4、政府出台政策,要求全市各街镇社区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力量把“手机课堂”办起来,采取多种方式,为老年人学用手机搭建平台。
5、建议互联网企业开发更多使用安全、操作简单、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的产品和服务。
面试礼仪
(一)敲门礼仪
进入他人的房间或办公室,都应该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以贸然闯入。下面介绍一下公务员面试考场敲门的礼仪。
敲门的指法:考生应用右手食指或者中指弯曲后敲门,不要用多个手指或者手背、手掌用力拍打。
敲门的节奏:敲三下,相当于“有人吗”、“我可以进来吗”的意思。咚咚咚之间的间隔为0.3~0.5秒,太快会让人感觉心烦,太慢会给人感觉散漫不自信。敲两下,表示自己与对方比较熟悉,相当于说“你好”、“我进来了”的意思。如果敲四下以上,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敲门的强度:力度大小应适中,要坚定并有一定力度。力度太大会让考官受到惊吓,给人以粗鲁没有教养的感觉;力度太小让人感觉你胆子太小,紧张过度。
敲门后的等待:敲门后要等待考官应答。如果没听到考官说“请进”的口令,考生应等待3秒钟再次敲门,声音适度提高一点;如果仍没有听到考官应答,则可以3秒钟后推门进入。
关门:无论考生进来之前门是开着还是关着,考生都要关门,这体现考生的修养。关门时声音不能太大,要用手扶着门柄关门。关门时要尽量避免整个背部正对考官。如果门上是碰锁,最好先旋起锁舌,关上门后,再放开,以减轻关门声对他人的干扰。然后,缓慢转身面对考官。
(二)问候礼仪
考生进入考场见到考官后要主动向考官问好,以示礼貌和尊敬。一般的问候方式是行鞠躬礼并问“各位考官好,我是X号考生”。
(三)鞠躬礼仪
鞠躬,意思是弯身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郑重礼节。在我国,鞠躬常用于下级向上级,学生向老师,晚辈向长辈表达由衷的敬意。亦常用于服务人员向宾客致敬。有时还用于向他人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1.基本动作规范
(1)行礼时,立正站好,并拢双脚,保持身体端正。
(2)面向受礼者,距离为两三步远。
(3)男士的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或搭放在腹前(右手搭在左手上)。
(4)伸直腰,以腰部为轴,整个肩部向前倾15°以上(具体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而定),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1.5米处(15°礼)或脚前1米处(30°礼)。
2.鞠躬注意事项
A.脖子不可伸得太长,不可挺出下颏。鞠躬时目光应该向下看,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不可以一面鞠躬一面看着对方。
B.鞠躬时,嘴里不能吃东西或叼着香烟。
C.鞠躬礼节在直起身时,双眼应该有礼貌地注视着对方,如果视线移向别处,即使行了鞠躬礼,也不会让人感到是诚心诚意的。
D.鞠躬时,弯腰速度适中,之后抬头直腰,目视考官,等待回应。
(四)告别礼仪
当主考官示意面试结束时,应微笑起立,感谢用人单位给予自己的面试机会,然后道声“再见”,没有必要握手(除非考官主动伸手)。如果之前进入面试室时有人接待或者引导,离开时也应一并致谢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