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教育技术学

首页 > 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育技术学

浅谈学习动机分类

内蒙古华图 | 2019-02-18 09:42

收藏

文章页

信息汇总 |  教师招聘备考交流群 |  辅导课程 |  官方微信(nmghuatu)

  浅谈学习动机分类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习动机分类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重要且常考的知识点,在考题中经常会出现它的身影,考查方式也主要以单选题为主,因此大家在备考中要注重理解并记住各种分类方式。今天就为大家梳理一下学习动机的分类,帮助同学们进行备考。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的分类如下:

  1.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不同,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1)内部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

  常考事例:兴趣、爱好、好奇心和求知欲

  (2)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常考事例:外部的奖励、名誉、声望地位

  2.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1)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常考事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的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常考事例:为就业而学习

  3.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1)近景性动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

  常考事例:现在、几周、几个月、本学期

  (2)远景性动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

  常考事例:未来、以后、理想

  4.按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1)直接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和爱好。

  常考事例: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

  (2)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观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师期望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常考事例:父母的期望

  在这些分类中,同学们经常容易将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混淆,在此,将他们进行区分:

  

  以上是对于学习动机分类中相对比较重要和难以区分的两组分类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