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是数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或指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运用比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繁琐的数值简化为简单的数值来进行分析,同时比例法的实则也是把握住了数学的核心思想“相对关系”。
比例问题的重点在于找出两种相关的量,并明确两者间的比例关系。
比和比例的性质:
① 正比例:如果a÷b=k(k=常数),则称a、b成正比;
② 反比例:如果a×b=k(k=常数),则称a、b成反比;
采用比例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含有一个固定的乘除等式关系,即①、②所述的正反比例,实际应用中如“路程=速度×时间”,“溶剂=溶液×浓度”,“利润=成本×利润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数=平均数×个数”等等。在使用比例法解题的过程当中,需要特别注意:三个量中必须有一个量是固定的,这样两个量才有相对关系。
例如:a×b=k,当k固定,则a和b之间就是反比例关系;当a固定时,k和b之间就是正比例关系,当b固定时,k和a也是正比例关系。
整体比例:a1×b1=k1和a2×b2=k2,当k1=k2时,相当于a1×b1= a2×b2,此时a1:a2= b1:b2,为反比例关系;当a1=a2时,k1:k2= b1:b2;当b1=b2时,k1:k2= a1:a2.
常规比例法
【例1】某公司计划采购一批电脑,正好赶上促销,电脑打9折出售,同样的预算可以比平时多买10台电脑。问该公司的预算在平时能买多少台电脑?
A.60 B.70
C.80 D.90
【解析】通过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可以得到“预算=单价×数量”这个关系式,促销前后单价之比为10:9,由于预算不变,则促销前后的数量之比为9:10,数量比相差的1份则是多买的10台,则平时能买90台电脑。
【例2】经技术改进,开往AB两地的某列车的运行速度由150千米/小时提升到了250千米/小时,行车时间因此缩短了48分钟,则AB两城间的距离为多少?
A.300千米 B.291千米
C.310千米 D.320千米
【解析】通过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可以得到“路程=速度×时间”这个关系式,速度比150:250=3:5,由于路程不变,则时间之比为5:3,相差的2份为48分钟,即1份为0.4小时,则原来的时间为5份,即2小时,所以路程为150×2=300千米。
【例3】某单位有员工540人,如果男员工增加30人就是女员工的2倍,那么原来男员工比女员工多几人?
A.13 B.31
C.160 D.27
【解析】如果男员工增加30人,则此时男:女=2:1,也就是540+30可以分为3份,每1份就是(540+30)÷3=190人,那么女员工所占的1份也就是原来的人数,为190人,原来的男员工为540-190=350人,原来男员工比女员工多350-190=160人。
【例4】某企业为全体员工定制工作服,请服装公司的裁缝量体裁衣。裁缝每小时为52名男员工和35名女员工量尺寸。几个小时后,刚好量完所有女员工的尺寸,这时还有24名男员工没量。若男员工与女员工的人数比为11:7,则该企业共有()名员工?
A.720 B.810
C.900 D.1080
【解析】男员工与女员工的人数比为11:7,则可以反约分为55:35,每个小时实际裁的量之比为52:35,也就是每小时少3名男员工,共少了24名,则一共就是24÷3=8小时,该企业共有(52+35)×8+24=7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