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专业综合

首页 > 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 > 备考技巧 > 专业综合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货币

网络 | 2017-10-11 09:39

收藏

  【导读】华图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网发布:政法干警考试备考资料,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内蒙古政法干警QQ交流群:519635265,更多资讯请关注内蒙古华图微信公众号(nmghuatu),内蒙古政法干警培训咨询电话:0471-3248222.

  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二、 货币

  (一)货币及其基本职能

  在长期的交换过程中,人们找到了克

  服"商品-商品"交换困难的办法,这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种大家普遍接受的商品便成为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早期有牲畜、布帛、贝壳等。后来,贵金属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商品所有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再用货币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其他商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被保存起来,这时货币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后来,它又被用来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它就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

  (二)纸币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点击查看更多试题资料>>>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